春天来了
小蜜蜂也出来了
梨花、杏花、桃花都开了

段曦“围魏救赵”的经典战法,千古兵家都说好-海清空间

段曦“围魏救赵”的经典战法,千古兵家都说好-海清空间

段曦
孙膑,“轮椅”上的军师
公元前353年,魏国以庞涓为主将,率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双方相持了一年之久,赵国感到力量不支,就向齐国求救。答应如果齐国派兵相救,将把中山之邑献与齐国。
虽然丞相邹忌不愿出兵援赵,但齐威王知道赵国被魏国吞并后的严重后果,而且此时赵衰魏疲,出兵救赵的时机已经成熟,准备派孙膑为主将发兵救赵。
孙膑以自己受过刑为由辞谢,说:“臣是一个受过刑罚、身体不全的人,如果让臣当主将,别国会笑话我们齐国无人,大王还是请田将军为主将吧。”齐王于是就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领八万军队,伐魏救赵。孙膑就坐在用布围着的辎车里,筹划谋略。辎车是一种设有帷帐、可以坐卧的车子,孙膑端坐车上,统率千军万马,指挥若定,颇有儒将之风。
大军出发之初,田忌准备直接赶到邯郸,与魏军作战。他充满自信,认为率领将士日夜兼程赶到邯郸,与赵军内外夹击,就可一鼓作气消灭魏军,解除赵国之围。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简
但轮椅上的军师孙膑不同意这一构想,他提出一个疑问,即:“如果我军赶到邯郸时,魏军已经占领邯郸,赵军也已溃散,我疲劳之师又如何抵挡气焰正盛的魏军呢?”
田忌听了猛地一惊,心想,自己险些坏了大事,便谦虚地向孙膑讨教。
孙膑说:“要解开纷乱的丝线,不能用手强拉硬扯;要想排开别人的打架斗殴,不能动手参加进去;用兵解围,要避实击虚,击中要害。”并提出了一个新的作战方案——围魏救赵。
孙膑的理由是:现在魏国和赵国打仗,精锐的军队必然全部出动在国外,只留老弱的兵卒困守在国中,内部一定十分空虚。
我们如率领军队直接向国都大梁进发,占领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的薄弱后方,魏军一定会丢下赵国而回师救援,这样我们就可以以逸待劳,不但能够解除赵国的围困,而且还能打败魏国。这就是抓住敌人要害,攻击敌人虚弱之处的“批亢捣虚”的作战方针。

桂陵之战(来源:《中国战争史地图集》第22页)
田忌接受了孙膑的建议,指挥齐军直指大梁。为了实现“批亢捣虚”的作战方针,孙膑还设下假象迷惑魏军。这就是“南攻平陵(今河南睢县西)”。
平陵是魏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军事重镇,较难攻取,而且攻城部队有受魏军夹击被切断后方联络的危险。孙膑对此本来也很了解。他之所以决定向平陵进攻,就是为了使庞涓产生齐将指挥无能的错觉。
当齐军接近平陵时,孙膑又建议只派一部兵力佯攻平陵,并指示他们,如果遭遇魏军的夹击,就假装败退下来,进一步使庞涓产生齐军战斗力很差的错觉。
此外,还另派一部轻车部队及少量步兵“西驰梁效”,佯示袭击大梁(今河南开封),以激怒庞涓,诱其急速回救,而将主力埋伏在判定魏军必经的桂陵(今河南长垣北)附近。
这一行动果真迫使庞涓回兵救援。当疲惫不堪的魏军回师大梁时,却钻入了孙膑早已布置好的口袋——桂陵伏击区。桂陵一战,魏军大败,损失惨重,庞涓也险些被俘,赵国之围随之而解。

李靖
避实击虚是孙子提出的战法,但孙膑在桂陵之战中没有刻板地运用这一谋略,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变动:一是全面地了解和正确地分析了敌对双方的情况,真正找出敌人的虚实所在;二是选择了敌人回救时精疲力尽的有利时机,一举打败敌人;三是选定正确的作战方向,“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达到“攻而必胜”的目的。
唐代兵法家李靖曾指出,中国兵法千章万句,不外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孙膑“围魏救赵”的关键也正在于此,驾驭战争全局,后发先至,调动敌人,变被动为主动,掌握战略主动权。
孙膑的军事指挥艺术得到了后人极大的尊重,毛泽东主席就极为推崇孙膑。主席爱读《智囊》一书,他曾在《智囊·制胜》孙膑处评点道:“攻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认为孙膑能够掌握战略主动权,驾驭战争,调动敌人,在运动中削弱敌人,战胜敌人,是实践中国兵法的千古高手。
本文摘编自团结出版社新书《交锋:帝王将相的博弈》

聚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