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
小蜜蜂也出来了
梨花、杏花、桃花都开了

小学生简单小发明【观察】安徽埇桥环保风暴下的养殖业-牧音

【观察】安徽埇桥环保风暴下的养殖业-牧音

对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的养殖场(户)来说,最近一段日子不算平静。省环保督察组和中央环保督察组先后在当地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环保督察爱丽丝快跑,“环保风暴”席卷全区。“污染问题严重的养殖场要无条件拆除,需要整改的养殖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埇桥区畜牧兽医水产局局长张明刚上任三个多月,有过多年乡镇工作经验的他对环保工作格外重视。其实不仅这两个月,最近几年,当地对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工作一直很重视,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特别是今年以来,埇桥区坚持因地制宜,疏堵结合一受封疆,倒逼传统养殖业改造升级,畜禽养殖逐渐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提高认识
粪污处理迫在眉睫
埇桥区是养殖大区,养殖基数大衡水十三中,产生的粪污量当然也不少。2016年,埇桥区畜牧业总产值达到了36.24亿元,规模养殖比重占78%,生猪、奶牛、家禽存栏量都或多或少地提高了。全区年产粪污445.7万吨,其中猪粪污230.2万吨,占总量的51.7%;禽类粪污112万吨,占总量的25.1%铂莱雅。若这些粪污得不到有效处理夏玲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
记者到埇桥采访的当天,正赶上当地畜牧局给基层防疫员做培训德田有希。在基层防疫员队伍中,有很多也是养殖业主,为了让大家做好环保工作,埇桥区畜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张梅分析了畜禽养殖与环境之间矛盾激化的原因。一是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百姓的生活条件好了,对环境的要求也变高了,“家家户户住上了二层小楼够爱吉他谱,不可能允许门前污水横流”。二是养殖形势发生了变化,数据显示,费贞绫2007年包益民,埇桥区有养猪户1.8万户,而当时的全区共有农户30多万户,养殖地点离家近,养殖量少,粪便可以简单还田。到了2010年,养猪户的数量锐减到7000户,最近一次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区养猪户的数量仅为400余户。“但生猪的数量并没有降下来,我们已经连续九年获得生猪调出大县的称号了。养猪规模化的推进德西拉姆,养猪快速集中方玉婷,粪污集中处理就成了大问题,必须专门处理了。我们必须让每个养殖业主都有这样的意识。”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不做粪污治理,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养殖场肯定会被淘汰。
找准途径
还田是个好归宿
在美国、荷兰等养殖发达国家,畜禽粪便不叫“粪污”余定邦,而是被称为“粪肥”。“养殖业主如果能有这个认识,那他们也会意识到,处理好畜禽粪便也是一种致富途径。”张梅介绍,在这方面,埇桥区有两个非常典型的案例。

信达公司大棚内的黄瓜架
一个是位于朱仙庄镇矿南村的信达养殖有限公司。该公司现存栏母猪6000余头,年出栏种猪、肥猪14000头。“一头猪一年能生产近2吨的粪污,若不好好处理,你能想象这个场区会变成什么样子吗?”
当驱车进入场区时,看到的却是另一幅无法想象出来的场面:一排大棚齐刷刷地列在道路左侧七界传说后传,大棚内种植的蔬菜瓜果清晰可见。道路右侧是已经建设好的大型沼气池,池内储存的沼气使其看起来宛如一座黑色的小山。公司总经理唐世见年轻且富有活力,两步就登山了这座“小山”贾贵斌,自豪地介绍,“这个沼气池可容纳沼气1万立方米,支撑猪场用电、通气绝对没问题。现在刚储存了不到一半,对面还没鼓起来呢。前几天,环保部门到我这里检查,对这种粪污处理模式和设备都赞不绝口大唐李泰。”最令他自豪不是这个沼气池,而是对面的十几个反季节蔬菜大棚。据了解小学生简单小发明,这些大棚每个造价30万元。“不过我算过了,3年就可回本。每个大棚面积1000平方米,可种植黄瓜4000株,年产10万斤,按照均价2元计算,每棚年收入20万元,利润10万元。”唐世见的算盘打得很响双叶烟。
在大棚内,黄瓜架上挂满了翠绿的黄瓜,唐世见顺手摘了一个给记者品尝,“我们的黄瓜是利用沼液浇灌的,不长虫,也不用打药,绝对绿色,关键是好吃。”的确如此,这里的黄瓜品尝起来没有一丁点的涩,只有满口的清爽。

兄弟公司葡萄架全景图
另一个是记者3年前采访过的兄弟养殖有限公司。再次进入这个猪场,场区内依旧干净整洁,闻不到一丝臭味。场区外的变化却让人惊叹:成片的荷花池在不远处青山的点缀下格外引人注目,对面的葡萄架下已经有葡萄开始挂果。公司负责人徐永生介绍,“这些田地是流转来专门用于消纳猪粪的。这些荷花和葡萄能长得这么好,猪粪功不可没维思诺。”同信达公司的黄瓜一样,这里的葡萄同样不需要施肥打药,“纯绿色”是它们最大的卖点。
张梅介绍,这两个公司规模较大,对粪污处理的资金投入也很大,但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比较明显李颂慈。中小规模养殖场一般会采取如下方式:粪便干清后放到防雨防渗防外溢的储粪场中,堆积发酵后种植农作物、果蔬、树木等;尿液、冲刷污水全部进入防雨防渗储液池,沉淀发酵后,通过污水运输车运输或用污水泵抽取或铺设污水管网到田间地头,浇灌农田、养鱼等。 这种方式简便、实用、易操作、易推广。据了解t95e6,目前,埇桥区已建成560个规范化的储粪场、储液池,储粪场总容积17000立方米以上,储液池总容积30000立方米。“不管是简单的贝贝草,还是复杂的,对粪污来说,最能体现其价值的处理方式就是还田利用。”
明确目标
促成环境和养殖的双赢

信达公司三年规划图
在信达公司的宣传牌上,记者看到一个成熟的生态农业循环规划图,农家乐、果园采摘区、秸秆有机肥场等均在规划图上。唐世见介绍,“这是个3年规划,我一定会打造出一个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发展模式,为畜牧业绿色发展做出好榜样。”同样,在兄弟公司徐永生的职业规划中,也出现了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等关键字眼,“粪污处理后应用范围很广,沼气用于发电照明,沼渣沼液用于种植蔬菜瓜果,三级沉淀后的水可以用来养鱼,种荷花,种植饲料,将来我要开个农家乐,向客人提供纯绿色的农牧产品。”
在这种大环境下,每个养殖业主的职业规划中都有对农牧结合的希冀,对环境的重视。作为主管部门,畜牧局对环保的重视也在工作规划中得到了体现。
据了解,2016年,埇桥区畜牧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突击行动,被列入整治的470家畜禽养殖场,已完成整治要求的348家,其中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的271家,关闭、弃养的77家,整治完成率74.04%。
张明介绍,2017年李恰,畜牧局发力的重点是常态化、规范化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我们将积极探索制定有机肥生产、使用和可再生能源补贴等优惠政策;主动落实养殖场农用地管理政策,合理规划出养殖产业发展用地;大力推广大型沼气、生产有机肥、生物利用、农田利用、循环发展等多种模式,促进养殖业改造升级,争取创造出既保护环境,又保护养殖的双赢局面。”
聚合内容